在中国经济持续转型和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的积极作为显得很重要。江门市鹤山桃源镇近日推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新措施——“就业驿站”,旨在提升地方居民的就业率,推动经济逐步发展。通过构建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该镇充分结合当地特色产业,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
随着社会对就业问题的关注不断加深,鹤山桃源镇在“百千万工程”的指导下,利用省级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的机遇,全面构建了“1+5+1”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这里的“1”代表镇级就业服务机构,五个“5”则象征着五个村级就业服务站,而末尾的“1”则是指向县级的支持和引导。
桃源镇注重将党群服务中心与就业服务相结合,为居民提供标准化的就业服务。设立的“桃源镇就业驿站”集求职登记、职业介绍、技能培训、政策宣传、维权调解等多项服务于一体,极大地方便了求职者。2024年以来,该驿站累计促进了437人次的就业,实现了3142万元的就业增收,这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经济收入,也为地方经济的复苏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现代社会,单纯的提供就业机会往往不足以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因此桃源镇积极探索“培训+就业”的服务模式。在政府的指导下,驿站与当地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进行深度合作,推动技能培训与实际用工的对接。
具体而言,桃源镇采取“园区技校”服务模式,深入工厂和园区开展公益技能培训,2024年以来共开展了126人次的培训。这一举措不仅为劳动者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也让企业在人才招聘上减少了成本,形成了良性循环。通过与知名的鹤山市大光明制伞有限公司合作,驿站为劳动力提供岗前免费培训,大幅度的提升了就业率,帮助20家公司实现了用工稳定。
面对伞篷制造业这种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桃源镇就业驿站结合当地的真实的情况,创新性地探索了“车间进家”的就业模式。这一模式不仅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和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还为全职妈妈等特殊人群提供了灵活的工作机会,促进了家庭收入的稳定。通过这样的创新,桃源镇的伞篷业已吸纳了近1万人次就业,其中灵活就业人员约占一半。
镇上设有面积达102平方米的培训室,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已开展多场日常培训。未来,桃源镇计划引入更多市场化培训机构,保障培训的常态化及便捷性,为劳动力提供更多元的技能培训选择。这样的举措也显示出地方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居民福祉方面的前瞻性与责任感。
伞篷制造业内的劳动密集型特性,使得桃源镇在推动就业的同时,也促进了产业自身的发展。目前,桃源镇已有超过400家伞篷经营主体,其中7家规模以上企业的总产值达8.6亿元。预计未来三年,该镇将新引进20个项目,新增就业岗位3000个,每年将带动群众增收达1亿元。
通过有效整合人力资源,桃源镇实现了“人-岗”高效匹配的目标,推动了产业的集聚式发展,从而形成了“灵活用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基层治理”的创新服务模式。这种深层次地融合不仅提升了当地的经济活力,也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桃源镇通过建立就业驿站,积极推动“培训+就业”模式,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高质量的就业服务,同时也为地方经济的逐步发展打下了基础。随各项举措的落实,桃源镇在促进就业、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经验值得另外的地方借鉴。
未来,随着就业驿站的持续优化与运营,更多新兴的服务模式和利用信息化手段的灵活招聘将会应运而生,为更多求职者打开就业之门,让我们共同期待桃源镇在促进民生和发展经济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