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近日接受了《中国科学报》独家专访。他表示,公卫体系建设的关键“一要回归公益,二要回归专业”。
疫情期间,作为CDC主任,高福曾因发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篇论文而饱受流言困扰。
不过,他在此次采访中坚持认为,不能把做研究与发文章割裂开来看,文章是交流工具,有助于促进同行交流和合作。
“像新冠肺炎这样的文章,就是一份展现给全球同行的报告,更是一剂通过全球同行的批判流找到疾病防控的良方,可以让大家团结一致认识新病毒及其引起的疾病。”高福表示。
此外,他还说,“我就是一个普通的科研工作者,也是一位技术部门管理者,清楚自己的责任”
《中国科学报》:经历这次新冠疫情后,大家现在都在讨论公卫体系“补短板”,您认为“短板”是什么?
这次疫情暴露的“短板”说明我们协调还是有问题。一方面是基层医院察觉缺陷后要及时向CDC上报,安全意识要有,这个“短板”要巩固。
最重要的还是公共卫生领域要给CDC话语权。在紧急状况下,如果通过行政决策,层层“消音”,专家的声音就不能及时地被听到。
这几年针对公共卫生体系的投资太少,人才流失太厉害。CDC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说,医改10年是公共卫生衰退的10年。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县、区、省市、国家四级机构系统非常好。但也正因为做得很好,很少出大问题,大家感觉不到它的重要性。
同时,因为这些工作平时似乎看不到重要性,专业方面技术知识显不出来,所以一些单位安排的是非专业技术人员。大家都讲“平战结合”,结果“平”时干的事不能解决“战”时的需求。这个格局需要改革。
在今年的政协会议上,这也是我的一个提案内容。公共卫生体系的重建,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回归公益,二是回归专业。
一个公益性和专业性这么强的单位,第一步是要国家经费做保障。其次需要引进人才,合起来知识面要很广,研究的东西要很广。这个舞台上需要很多条腿,而不是“一条腿”。不能新冠疫情来了就只研究新冠,也不能国家出钱让你研究什么,就只研究什么。那太狭隘了。
谈生物安全,首先要改变一个概念。从国家层面来讲,它是指广义的生物安全,包括生物安全(bio-safety)和生物安保(bio-security)两个部分。
很多人理解的生物安全是狭义的,只包括第一部分。比如一个做生物安全的实验室,老鼠、流浪猫到处乱跑,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生物安保的范畴。
但是生物安全是专业上的事,不能喊过了。我们强调生物安全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但一定不能把它庸俗化。如果变成了每个人天天都在谈生物安全,就像全民搞科研一样,这就过了,对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利。
我国生物安全领域发展起步晚,经过近20年的迅猛发展,已经极大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至在某些方面也有赶超。但整体上仍存在体系不完善、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制约了我国生物安全的发展。
在基础设施方面,中国和美国之间还有差距。以开展人类病原研究的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为例,全国共有18个省建有生物安全实验室,其中三级实验室48个,四级实验室1个,而美国仅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就有10余个,三级实验室有近1500个。
生物资源方面,我国缺少资源收集和共享的有效机制。一些病原微生物的合理分享和引进受阻,审批手续不畅。
首先是加强完善我国生物安全法律体系,依法建立和完善国家生物安全部门协调机制,各部门协同完成国家生物安全监测预警、信息收集与分享、风险评估、应急响应、监督检查等工作。
其次是强化基础能力建设。设立传染病、动植物疫病监测哨点,完善国家生物安全监测网络,完善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开展主动监测和病原检测。
此外还包括规范生物安保管理。强化生物安保的理念和意识,着力研究和开发安保技术和手段,防止有害生物剂或生物技术被恶意使用。依法合规推动传染性疾病样本资源库构建与应用;拓展国际交流,规范出入境管理。
《中国科学报》: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您一直身处舆论风暴眼。面对舆论压力,您是怎么做的?
首先,我们积极抗疫、“战场”上大家越做越猛,没时间去想个人的事。再次,网上的许多东西都是流言蜚语和谣言,这么多东西怎么能影响抗疫工作呢?
中国对新冠病毒的“斗争”是个“闭卷考试”,答得非常好。我们肯定要在防范疫情的同时,防范“信息流行病”。大家必须不听谣、不信谣、不传谣。
《中国科学报》:最近,《细胞》《科学》《自然》三大顶刊都发了您和团队关于新冠病毒的研究成果。您怎么样看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和做科研发文章之间的关系?
就像记者正常采访完以后不去写文章,你得到的消息只你一个人知道,是一样的道理。
科学家是通过文章去交流思想,而且通过同行评议给你把关,同行评议了大家拿来读;如果同行都不评议,信任度就要打折扣。所以,发文章对科学家也是个约束,不能乱说。
像我们这些时日发表了好几篇论文,多个抗体已经在产业化的路上,跨种传播机制研究也应用到了防治上,这是既上“书架”又上“货架”的研究,属于“顶天立地”的工作。所以,当今科学与技术甚至是产品,可以是“零距离”。一定不能把科研、论文、防控割裂开来。
坚持两点。第一,坚持学习,增加知识面;第二,好好休息,保持清醒头脑和逻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