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yy易游:跻身“国家级”!临安这个集群撬动百亿产值

发布时间:2025-11-11 04:01:16 阅读:357 来源:米乐m6yy易游

米乐YY易游官网入口:

  近日,工业与信息化部正式公布2025年度(第四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临安的“智能叉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成功入选。这是临安首个国家级产业集群,也是杭州市目前仅有的3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之一。这张沉甸甸的“国字号”金名片,讲诉的是关于临安创新、协同与远见的故事。

  临安作为全国知名的物流装备基地,早已在物流装备制造领域深耕多年。然而,真正的转折点来自于一场前瞻性的产业布局。

  “我们很早就意识到,单纯的设备制造已经不能够满足未来市场需求。”区经信局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基于这一判断,临安开始依托产业集聚与应用场景优势,重点发展以自动搬运AGV为代表的智能叉车及零部件产业。

  如今,这个集群已汇聚68家智能叉车整机及零部件企业,这中间还包括杭叉智能、奥卡姆拉、CT科技、新剑传动、万马专缆等细分零部件及整机制造领域有名的公司。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该集群年产各类智能叉车设备近128万台,约占全国市场占有率28%。

  “聚链成群,才能更好地提升产业影响力。”该负责的人介绍,目前,集群已形成“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制造-整机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条,上下游企业配套紧密、协同协作程度高,构建了良好的产业生态。2024年,集群总产值达173.32亿元,其中主导产业占比高达90.92%,近三年年均增速达12.31%,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更为难得的是,集群已形成层次分明、协同紧密的企业梯队:拥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隐形冠军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家,覆盖整机、传动、液压、电控等领域。

  华昌液压机械是国内最大的叉车油缸和高空作业车油缸制造基地,国内市占率24.07%,产品入选“浙江制造”精品;新剑机电专注智能传动的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自主研发的行星滚柱丝杠-直线型电驱动关节、旋转型电驱动关节等产品行业领先;CT科技自主研发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水准同样处于行业前列;杭叉智能的无人叉车已连续五年在叉车式AGV营收全国第一,其中控调度系统可实现多车、跨场景调度,无缝对接MES、ERP等系统……这些“单项冠军”如繁星般闪耀,共同织就了一张高韧性、强协同的产业网络,让集群爆发出的更大能量。

  值得一提的是,由杭叉集团牵头组建的“浙江省智能工业车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联合华昌液压、冈村传动、奥卡姆拉等核心企业,构建了高效、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体系,实现车辆控制器、智能型变速箱、欧V排放发动机等多种关键零部件国产化,逐渐增强了产业链韧性。

  前不久,杭叉X1系列物流人形机器人全球首发,犹如在智能物流领域投入一颗巨石,激起层层涟漪。

  “该产品将重塑场内物流的效率和柔性,为制造业、仓储物流等行业带来显著价值。”中国工程机械工业车辆分会秘书长张洁给予高度评价。

  这一创新产品的问世,正是临安智能叉车产业集群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动注脚。创新,已成为这个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集群中小企业累计获发明专利477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高达431.28件,研发经费年均增速达22.95%,企业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得到非常明显提升。

  创新的背后,是产学研协同创新和平台建设的支撑。“集群企业已经逐步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院校为支撑、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相关负责的人介绍,这一体系包括定期开展学术技术交流、成立联合项目组、共建联合实验室等多种合作机制。

  当前,集群已打造国家级工业车辆工业设计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4个,浙江省新剑机器人企业研究院等省级创新平台21个,并汇聚了浙江大学青山湖能源研发基地、浙江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香港大学浙江技术研究院等高端科研资源。

  青山湖科技成果双向转化中心的建立,逐步推动了集群企业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等重点高校院所的深度合作。通过这一平台的牵线搭桥和资金支持,众多院所企业组织联合攻关,目前已累计支持产学研合同金额突破5000万元。

  产学研的深层次地融合,催生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杭叉智能联合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开展的“复合导引的AGV多车协同算法与大场景应用示范”项目,成功攻克了视觉与激光融合导航难题,使AGV在复杂仓储环境中的定位精度提升至毫米级。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集群探索出“统一数据底座,开放应用系统”的数字化改造路径,已培育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1个、省级工业网络站点平台1家、“未来工厂”1家、智能工厂14家。走进杭叉智能的车间,AGV叉车自主调度、路径规划、任务执行,真正的完成无人化作业。“我们的叉车不再是机械搬运工具,而是具备感知、判断、学习能力的工业机器人。”杭叉智能相关负责人介绍。

  绿色转型同样蹄疾步稳。集群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1个、市级绿色低碳工厂10家,并依托“天目·临碳”数智大脑建立碳排放统计体系,推动节能减碳精准施策。氢燃料电池叉车、欧V排放发动机、智能型变速箱等一批绿色高端产品相继问世,不仅打破国外垄断,更助力中国叉车在全球市场赢得话语权。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产业集群茁壮成长的沃土。临安早年就将智能叉车产业纳入《临安区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25年)》,并出台专项政策支持“强链、补链、延链”,全方位助力智能叉车零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临安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成立“为企办实事”和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工作专班,完善线上线下结合、县乡联动、社会服务机构热情参加的客户服务体系。通过临安区企业之家、数智领航平台、“临企通”等公共服务平台,开展惠企政策宣讲、企业融通对接、质量品牌提升、合规管理培训等活动,为公司可以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之前我们还在为中试平台发愁,通过‘企业之家’平台提交需求后,很快就有专人对接,帮我们联系了相关企业和单位,解了燃眉之急。”集群内一家零部件企业负责人感慨道。

  为了确保政策高效兑现,青山湖科技城发挥“审核流转不出墙”的优势,实施“窗口收件、审核流转、限时办结、高效兑现”的政策兑现流程。2024年,完成65个“双招双引”项目和“一事一议”项目的政策兑现,发放补助资金超2400万元。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临安积极推动产教融合,2022年成立杭州城西科创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由职教中心联合本地规上企业共建,定向培养技能型人才。同时,举办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引进国际高端团队,为产业集群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力。

  未来三年如何规划?临安已有清晰蓝图:积极把握新能源和AI发展浪潮,聚焦AGV智能物流系统、电气与控制管理系统、伺服电机等关键方向,持续扩大应用场景,全方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到2027年,集群总产值力争达257亿元,研发经费投入超16亿元,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13家。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做全国智能叉车零部件制造的引领示范地,更要成为全世界叉车零部件产业转移合作的首选地。”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吴忠民 部分图/临安工信 杭叉集团 临安发布资料图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米乐m6yy易游
热线:0631-5993019
电话:130-2165-9198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青岛南路华新家园北首路西